当前位置:渤海亿吨级油气田背后:我国海上重质稠油开采技术已居世界领先水平
渤海亿吨级油气田背后:我国海上重质稠油开采技术已居世界领先水平
文章作者:小编   发表时间:2021-3-2

2 月 22 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对外宣布,在渤海再获大型油气发现——渤中 13-2 油气田,探明地质储量亿吨级油气当量,进一步夯实了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储量基础。

很多人关心,近年来中国油田有哪些重要发现?这个规模的油气田发现对我国当前能源趋势具有什么意义和影响?对日常生活有何影响?

有的人亢奋地高喊“改变世界能源格局”,有的人轻蔑地唾弃“有个鸟用油价不还一样贵”。

一个油田的论证评价不能仅仅听一家之言,必须综合考虑地质、油藏、技术、工程、经济、战略等其他各领域的意见,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综合评价。

首先得知道:

【石油是从哪里来的?】

石油是从哪里来的?一般公众其实感觉都很模糊。

看到中东、新疆、北非,就会说沙漠下面埋藏着石油。但大庆却算是水草丰美之地。

看到西伯利亚、阿拉斯加还有大庆,就会说,寒冷的地方有石油。但东南亚与南海边缘却是标准的热带,也产石油。中东也是通常意义的炎热地带。

实际上,石油是埋藏了亿万年的深层地下地质产物,跟今天的地表地貌关系不大。

石油、天然气的来源其实非常明确,来自古代浅海或大湖泊的浮游生物、藻类遗骸等亿万年累积的有机质沉积。

至于网上流传的什么苏联地质学家认为源自地球深部的无机自然成因,基本属于民科扯蛋。

这种民科理论能用于解释油田在全球的分布,用于指导找到新油田吗?显然不能。

还有“这么多石油需要多少亿万头恐龙不断跳进一个立方公里大小的坑里自杀才能变出来”,这不仅是油气生成的一无所知,也同样是对生物的总量规模一无所知。

论分量(生物含碳量)测算,目前地球上海洋动物(18亿吨)是陆地动物(8亿吨)的2.25倍。

而在海洋生物总量里面,包括节肢动物、腔肠动物、鱼类的海洋动物,又只占总分量不到30%。

其余的70~80%主要被微生物占据,主要是藻类、细菌和原生生物。

它们也是海洋里的基础生产者,能制造有机质。其中最小的如原绿球藻,连一个微米都不到,是世界上最小的自养生物。

在海洋生态系统里,作为生产者是第一环节(也称第1营养级、初级生产力),植食性浮游动物摄食浮游植物,是第2环节(次级生产力)。

浮游生物是水域生产力的基础;浮游植物的产量决定着植食性浮游动物的产量,而浮游动物又供养和决定着小型鱼类的产量(3级生产力)和大型鱼类的产量(终级生产力)。

在近海水域,大陆冲刷下来的营养盐丰富,浮游生物的数量大。硅藻和甲藻成为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

浮游藻类要进行光合作用,也要在水深70~100米以内的透光层进行。

所以边缘近海浅层才有大量的渔获,在远离大陆的大洋中心、深海,除了洋流带来的少许养分,几乎是生物的荒漠。

整个海洋具有光合作用的浮游生物,每年光合成量固定的碳素总量,估算在200~250亿吨。

当它们死后,遗骸沉降到海底淤泥,被包裹起来,又随着地质沉降,就形成了有机质沉积。

从千万年持续富集在水底的脂肪物和类脂组分(复杂高分子有机物)沉积,变成碳链较短的小分子油气(碳氢化合物,即“烃”),还需要经历千万年稳定沉降地层下的高压压缩和60℃~180℃的加热作用。

如果热流增强,地温超过180℃,油将热裂解转化为天然气(天然气另有少数的无机成因)。

在大面积的烃源岩层产生点滴油气之后,还需要特定的运移条件,才能向上汇聚、富集在构造的隆起处(穹窿),然后又被上层致密的岩层阻挡,储盖圈闭,形成油气藏。

最后,还需要良好稳定的地质构造,才能实现长久保存,否则当地质板块大幅隆起,就会断裂、泄露到地表外层,蒸发氧化流失。

能完整的走完这一流程,并成功储集起来,留到今天可供开发的油气资源并不多。

当然,目前地球上植物的碳总量为4500亿吨,在没有人类干预下,地球此刻的气候本来应该能够支撑超过9000亿吨碳的植物。

植物的碳总量比海洋生物还要高2个数量级(当然成煤也需要很特定的沉降环境),也是为什么全世界煤炭储量远多于油气储量(约2个数量级)的原因。

【陆相沉积】

一说到中国的油田发现,必然要提到大庆油田、李四光、王进喜。想必很多人也还听说过“陆相”、“海相”。

在古大陆形成的沉积叫陆相沉积,在古海洋形成的沉积叫海相沉积。

按当年简化过度、激情有余的宣传,一般都会把大庆油田的发现,写成——西方地质学家轻蔑地预言,陆相沉积的中国只能是一个贫油国家。大庆油田的发现,粉碎了西方的预言,把中国“贫油国”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

事实上,在20世纪上半叶,世界上大部分产油地区都是海相沉积,地质学家已经初步认识到,石油是由海洋生物遗骸生成的。

所以人们普遍都不相信,在陆相中能找到大型油田,但是陆相石油的理论,在中国的地质学者逐步探索中发展。

但世界上其他地区此前发现的在陆相地层内的油田储量都不大。谁也没有提出过可以在陆相沉积中找到像大庆这样的大油田。

黄汲清(1904-1995)


在地质部勘探负责人黄汲清、谢家荣、刘毅的力主探索下,1955年8月,东北地质局派出5人小分队向松辽平原进军,发现油痕;随后支援的匈牙利地震队发现油砂。

1959年9月26日,在肇州大同镇附近的“松基3井”,黑色原油终于从1400米地下喷涌而出。

当时正值国庆十周年之际,故命名大庆油田。随后才有了大庆石油会战,有了王进喜的调动、李四光的总结。

松辽勘探,最初的目标其实也是在寻找海相沉积,最后意外地在陆相沉积发现大油田,有运气的成分,也有坚持的力量。

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现在看来,陆相当然也能够生油,因为陆地上还有这么一个东西——大湖。

湖泊淡水里也有水藻鱼类,内陆湖盆的腐泥也能形成有机沉积物,但是湖泊的规模、地质存续期,以及生物质固碳的规模,显然都小于广阔的近海大陆架。

而且陆相生油的沉积盆地,更容易受到地质隆升活动的破坏,油藏保存条件不理想。

中国区域的东部地块主要是陆相地层,大部分地区的确缺乏生油条件,而像大庆油田等陆相储层油田,则属于陆上的湖泊沉积物演变而成。

这就是白垩纪中晚期(约1亿~6600万年前)时期的松辽古大湖,当时整个松辽盆地都属于湖泊范围,湖水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大庆油田就是渊源于此。

另外,还有晚三叠、早侏罗纪(2亿年前左右)的鄂尔多斯古大湖(奥陶纪前为海)、四川古大湖(三叠纪前为海)、白垩-古近纪的江汉湖、华北湖,

由此分别形成了鄂尔多斯-陕北油气田(现今中国第一大油气田长庆油田,以及陕西地方省企延长石油)、四川气田,以及规模较小的江汉油田、河南油田。

但除了大庆,很难找到开发条件如此之好的整装、浅层大油田——累计探明储量65亿吨,60年来累计生产原油24.3亿吨。

在5000万吨规模上,大庆油田实现了高产稳产27年,又在4000万吨规模维持了12年。

目前,大庆油田产量已回落至3000万吨。储量资源已开始贫瘠劣质化。大庆油田外围,已探明未动用储量的50%为致密油藏,是重要的接替能源。

未来的开采重点,就是这10亿吨非常规致密油、页岩油,需要动用水平井压裂技术,相当于在石头中挤油、采油。

 

红圈为今地理概念的鄂尔多斯盆地,全图为地质学的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古大湖(地质学上叫鄂尔多斯盆地,与现代地理的鄂尔多斯盆地不同)地质历史悠久,又是一个复合型的叠合盆地,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发现、认识、命名石油最早的地方。

早在汉代,史书就有“高奴出脂水”“有洧水可燃”之说。北宋沈括《梦溪笔谈》:“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出脂水,即此也”。

高奴、鄜延,就是今天的延安。盆地中部的延长石油,创立于1906年,1907年钻成中国第一口油井——延一井(井深81m)

在盆地西南部的陕甘交界处黄土塬墚,1970年开始勘探会战,因指挥部设于甘肃庆阳宁县长庆桥,得名长庆油田。但“贫矿”的帽子一戴就是30年。

21世纪,在地质成藏理论重新认识指导下,石油勘探开发步入大发展的快车道,产量平均以年增长近100万吨的速度上升。

2015年,长庆油田跃上4000万吨大关,占全国产量1/5,接替大庆成为中国产量最高的油田。

而盆地北部的陕蒙交界处,又有中国最大的天然气田,占全国天然气储量、产量的近30%。

同时,侏罗纪、白垩纪的河湖环境,又在盆地边缘和隆起带的浅层,分布着丰富的煤矿,煤炭层数多,埋藏浅,是世界少有的聚煤盆地,煤炭储量占全国1/3还多。

半盆油气,满盆煤炭,鄂尔多斯盆地无疑是中国最大的能源基地。

中国的陆相沉积乃至全国各地质板块,大都有过显著的海陆变迁,经历了海盆、湖盆、陆盆的沧桑之变。

例如四川盆地,从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开始,延续到3.7亿多年前的志留纪,是海洋。到3.5亿年前的志留纪末期,大多上升为陆地。

2.7亿年前的二叠纪末,盆地再次被海洋占领。到早侏罗纪(2亿年前),四周山地隆起成陆,四川盆地成型,但残留的海洋化身内海、内陆湖(“蜀湖”)。

“蜀湖”的历史久远,延续近2亿年,直到人类已经出现的第四纪(260万年前),才被河流冲积填平,最终形成成都平原。

理论上,四川盆地应该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但是由于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地质历史,构造运动的叠加和改造,时间跨度大、埋藏深度大,特别受到印度板块碰撞挤压的影响,导致储层损失难辨。

尤其是现在四川盆地居住着密集的人口,页岩气开发不可能采取北美荒野那样粗狂暴力的模式。

未来四川盆地勘探仍大有可为,勘探获得大油气田的机会依然很多。

【海相沉积】

放眼全球,陆相(湖相)生油只是少数派,世界上的主要产油带——北美、委内瑞拉、北海、北非、苏丹、里海、中亚、西伯利亚、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地的油气,基本都是海相生油。

世界产油规模最大、储量最丰富的的中东地区,更都是海相地层。

在地质历史上,中东地区特别是海湾地区长期属于辽阔的陆缘浅海(阿拉伯地块移动挤压后才缩小、抬升),这里地处热带,海生浮游生物数量和种类丰富,为油气的生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其中沙特东部的加瓦尔油田(Ghawar),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油田,日产量可超过500万桶(70万吨),年产量高达2.5亿吨。

该巨型油田于1948年发现,1951年投产,总储量为260亿吨,相当于中国石油储量的近5倍。

近70年来,加瓦尔油田已经生产了近100亿吨石油,同时还剩余近100亿吨技术可采储量,另有18亿吨天然气。

这个油田长280公里长,宽20公里,可采区域面积达3300平方公里,油井超过3000口。主要储层厚度为100米,位于地表以下2100米处。

加瓦尔油田目前占沙特已探明石油储量366亿吨的1/4以上,相当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2400亿吨的4%。

而世界上最大的油气储藏,还是200多公里外波斯湾的北方-南帕斯油气田,总面积大约9700平方公里。

其中北部3700平方公里位于伊朗水域内,伊朗称为南帕斯气田;其余南部6000平方公里位于卡塔尔水域内,卡塔尔称为北方气田。

北方-南帕斯的总储量为51万亿方(370亿吨)天然气,此外还有约500亿桶(60亿吨)凝析油,合计430亿吨,油气层深度2700~3100米。

天然气技术可采总储量为39万亿立方米,卡塔尔25万亿立方、伊朗14万亿立方。一个气田就占到了全球天然气技术可采储量的18%。

中国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四川、柴达木、塔里木、准噶尔这七大地质盆地。东海、南海盆地还有待发现。

相比之下,中国虽然不是“贫油国”,但也绝不是“富油国”。

随着经济发展,从1993年起原油便不能自给,从石油出口国重新成为石油进口国。

根据目前为止最后单独公布的统计数字,全国石油探明技术可采储量只有不到36亿吨的规模,天然气总的热当量只有47亿吨油出头。

全国的体量之和,只有上述中东单体油气藏的1/3,甚至1/6。

其实,中国也并不缺乏“海相沉积”,新疆、西藏板块在地质历史上长期都是边缘浅海,与今天的中东地区隔洋相望,有着漫长深厚的海相沉积,同样拥有良好的成油条件。

但因为印度板块撞击挤压亚欧板块,沧海变珠峰,青藏高原的隆升作用泯灭了西部一大片油藏(否则……?)。

在西部广阔的高原山脉之间,残存的部分则形成了克拉玛依油田、塔里木油气田、青海油田,还有中国最早的玉门油田。

油气开采遵循着由浅入深的规律,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深入,中国将越来越重视海相地层。

【渤海湾盆地】

除了西部,在中国的东部海域,也有海相沉积。这就是东海、南海以及环渤海地区。

包括渤海与河北中南部的华北平原,在地质学上称之为“渤海湾盆地”,盆地内广泛发育震旦亚界-古生界与中生、新生界海陆两套沉积地层。

古生代(5.4亿~2.5亿年前)是渤海湾盆地需要重点研究的时段。

其中寒武纪(5.4亿~4.8亿年前)至奥陶纪(4.8亿~4.4亿年前)这段时间,这里是广阔的浅海,出现海相沉积。

而寒武纪也正是地球上现代生命开始出现、发展的时代,古生物学家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海洋生物繁盛,遗骸也让油气烃源岩层开始形成。

到志留纪、泥盆纪,华北地台整体抬升成陆,经受了长期的风化剥蚀。

石炭纪(3.5亿~3亿年前)时,华北地台又整体下沉,海陆交互沉积。这时高等植物出现,晚石炭纪是华北地区的成煤期。

而二叠纪后期(3亿~2.5亿年前),地壳运动使得华北地台再次上升,全区变成高峻地区。

新生代(6600万年至今)是渤海湾盆地的主要成盆期。

板块推挤碰撞盆地边缘和内部产生强烈的差异升降活动,断陷盆地形成,并产生了凸凹相间的裂陷构造格局。

经历地质下沉塌陷、被海侵,又被黄河、海河水系厚厚的黄土冲积再次造陆,在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后,华北平原和渤海呈现在今天的人类眼前。

这时的石炭纪、二叠纪(3亿年左右)煤层埋深已经降到1500米、甚至3000米以下,无法开采。只有少数沉降不太严重和地质隆起的地区,如唐山开滦,具有可开采的煤田。

而更古早的寒武纪至奥陶纪(5.4亿~4.4亿年前)海相沉积,自然有着更深的埋深——埋深普遍超过5000米。

另外,这里地质构造复杂,也不利于规模化油气的保存。

由于漫长地质历史期的复杂升升降降,强烈的构造活动对盖层起到破坏作用, 再加上贯穿整个东部地区的郯庐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纵横交错,让渤海油田的地质结构像“摔碎的盘子,又被踩了几脚”。

但海相沉积毕竟条件优越,破碎的沉积依然能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发现。

中国石油勘探者在渤海湾已经进行了超过半个世纪的多轮勘探,在渤海湾盆地的陆上,共有辽河、华北、大港、冀东、胜利、中原6个主要油田。

早在20世纪末,这里的石油总产量就达到了全国的40%。在全国七大盆地遥居首位。

其中,胜利油田是当时中国第二大油田,辽河、大港、中原油田也很重要。这构成了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的第一阶段。

从2000年,油气勘探开发转移到渤海上,进行“二次创业”。

开发主力是中海油的渤海油田,中石油的冀东油田、中石化的胜利油田也参与其中。

尤其是这三年,中海油接连宣布在渤海取得新发现:

2019年2月,宣布发现渤中19-6凝析气田,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1712亿方(1.23亿吨)、原油1.8亿方(约1.6亿吨),总油当量3亿吨,为渤海天然气勘探打开了新局面。

2020年3月,宣布发现垦利6-1浅层油田,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含油面积超100平方千米。

再就是现在2021年2月,宣布渤中13-2油田再获亿吨级探明地质储量。

 

所谓“渤中”,就是曹妃甸外海

每一次的高调宣传,也都会引发公众的关注与疑惑,这个规模的油气田发现对我国当前能源趋势具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其实不要说普通公众,就连业内、半业内人士也议论纷纷。但要看清楚整个问题,需要从细节到量级,全面核算。

【南堡是骗局吗?】

近10年来,每当渤海湾,甚至是整个国内宣布油气新发现,南堡就必然一次次被拿出来批判,以及作为一并质疑新油气发现的案例。

毕竟,那一次的落差实在太大了。

2007年5月,中石油下属的冀东油田宣布,在曹妃甸外海发现了预期地质储量达10亿吨的南堡油田,预期年产量可达2000万吨。

在当时不断高升的油价背景下,这无疑是一则大新闻。宣布第二天,海外上市的中石油股价飙升14%,创其上市以来单日最大涨幅。

但3个月后,国土资源部复核认定的探明储量只有4亿吨(2013年增加到4.5亿吨),而技术可采储量更是只有0.95亿吨。

从预期储量到探明储量的减半折扣是正常的,但为何从探明储量到技术可采储量的落差如此巨大,超过了4倍(或者说只剩不到25%)?

其中的巨大差别,就在于南堡油田的油藏主要是稠油(重质油)。

稠油十分黏稠,难以流动,通常采用蒸汽热力驱采,耗水量与采油量一般为1:1。而且开采技术难度大、成本高。

尤其是海上油田由于受到淡水、空间、成本等各方面的条件限制,更是无法采用陆地热采开发方式。

因此,开发如此高黏度的海上稠油油田,被公认为是世界性的难题。

另外,当时认定的经济可采储量有0.87亿吨,占到了技术可采量的91%。

但问题是当时的油价曾经达到人类历史上最高的147美元每桶,所以开采成本只要控制在120美元以内即可盈利,因此经济可采比例才会那么高。

而以现在的油价60美元价格计算,经济可采的成本肯定要控制在40~50美元范围内,所以经济可采储量还会继续锐减。

因此,现在南堡油田的年产不到200万吨。

南堡当然不是骗局,只能是公布时过于急切高调,没有认真考虑各级储量之间的落差。

这也让现在各方对新发现大油气田的公布更谨慎了。

现在,新公布油田大发现,都是在打了10余口、甚至40多口勘探井,判明储量之后再公布的。

【勘探难度】

中海油之所以接连宣布在渤海取得新发现,也的确是自豪于自己推动了勘探技术进步。

如上所说,渤海湾的深埋油藏属于古生代寒武、奥陶纪(5.4亿~4.4亿年),被后续其他四纪尤其是中生代(2.5亿年后),几亿年累积的陆相沉积致密地层所覆盖。

这就像头顶戴了一层钢盔,储层难以清晰判断,勘探难度很大。

如何理解这个“致密地层”的坚硬程度?从渤中19-6气田的第一口探井钻探过程就能感受到:

2017年初,仅开钻40天,钻探深度就已经达到了3600米,如此顺利,大家准备开心过春节。

然而,为了打通最后的500米,竟然接连报废了9个钻头!这相当于一个钻头只能打50米就要报废。

一个钻头本身成本十几万暂且不提,近4000米的钻井深度,起钻、换钻头就需要近两天的时间。海上钻井平台综合日费更是以百万计算。

经历反复挫折煎熬,这段厚度近500米的致密地层(砾岩)才终于被突破。

所幸,此前的预判是准确的,发现了天然气流,发现了3亿吨油当量的渤中19-6,这口井没有白打。

也正是有这段致密岩层,天然气才能在剧烈的地质动荡中保存完好。

此后,为开发这个埋藏在坚固厚实岩层下的油气藏,一线工程技术人员联合钻头厂家,研发了更结实耐用、兼顾软硬地层的新钻具。

那么,如何在500米坚固岩层阻隔的情况下准确预判下边的油气层?

这需要利用高密度三维地震探测资料,研究区域构造演化,结合测井、岩芯信息,厘定地层层位。

这系列技术成果当即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现在,渤中19-6气田已经在2020年底试产,天然气上陆终端将在山东滨州建设,为山东地区供应天然气替代煤炭,同时为临港石化园区提供重要化工原料。

勘探人员还在该区域进一步拓展勘探,对渤中19-6气田西北侧的扩边区块渤中13-2展开评价,又发现一个亿吨级地质储量,这就是刚刚公布的消息。

其中2号探井共钻遇约346米厚的油层,完钻井深5223米。

 


另一个突破是油气成藏与富集理论的突破。

在渤海油田的11个凸起区中,已有10个凸起区发现油气田,莱州湾北部的垦利区凸起是唯一未获商业油气发现的探区。

自上世纪70年代末,该地区历经40余年多轮勘探,深层浅层、多个区域都探索过了,效果都不理想,发现的储量规模小、分布不集中,无法建立有效开发体系。

 


近年来,渤海油田勘探者在勘探理论和地质认识上大胆创新,摸清了油气藏的富集规律和勘探方向,提出了新的汇聚理论,终于在该地区1500~1600米埋深发现首个亿吨级储量油田垦利6-1。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是新近系油气藏,也就是距今“仅”500万~2000万年,在地质年代中几乎是刹那之前,更具体来说,就是古黄河口的冲积三角洲。

由于年代极近,这里的原油轻,开采难度低,是渤海湾盆地少有的优质资源。

【开采难度】

早在半个世纪前,中海油的前身就开始对渤海开展油气勘探,经过几代勘探人的持续攻关,打开了渤海湾勘探的新局面。

 


目前渤海油田已是中国排名前三的原油生产基地,年产3000万吨。但如何做到有效开发和开采的经济性是最重要的两点。

渤海油田海相沉积年代老、深度大、圈闭遭破坏多,探明石油储量的一半是稠油。技术、经济可开采的比例低。

按传统开采手段,一亿吨探明储量,也就能建设百万吨产能(按可采率20%,20年周期计算)。

毋庸置疑,将稠油储量变产量,开发潜力仍然巨大。

 


2020年9月14日,中海油开发的首座海上大型稠油热采开发平台——旅大21-2平台在渤海顺利投产,填补了中国海上油田稠油规模化热采的技术空白。

海上稠油热采,需要解决海上平台空间狭小、淡水资源匮乏、环保要求等一系列难题。

主要的解决办法是再掘一口海底地下水源井,再经简单淡化(因仍有一定盐度),供给锅炉产生蒸汽。此外还要做好废水污水处理回收再利用的设计。

采用蒸汽驱油后,采收率可以提高到50%以上,实现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现在,中国的海上重质稠油油田开发技术已经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新的综合一体化稠油热采开发平台,可以刷新新的采收率成绩。当然,在这个低油价时代,还需考虑采收成本。

总之,采掘技术重大进步,有着更大的意义。

【综合评价】

最后,“探明地质储量亿吨级油气当量”是什么概念?说多也多,说不多也不多。

说不多,是因为首先在1亿吨探明储量中,正常能开采的只有3000万吨左右,可以建设百万吨级年产能(一般按100~150万吨估算)。

而2020年中国原油表观消费量近7.4亿吨,相当于人均消费超过半吨。其中进口原油5.42亿吨,已连续3年为世界最大原油进口国。

在7.5亿吨的消耗需求面前,一个百万吨级产能的油田,不要说对世界能源格局了,就连对本国原油结构的影响都微乎其微(0.2%)。

要想“改变世界格局”,500亿吨储量起步,1000亿吨才够分量。可惜地球上已经不存在这种东西了。

但对中国来说,发现了比没发现好,再小也是有产量的。


中国的庞大需求,已经占到了全球石油消费量近17%,主要还是来源于庞大的14亿人口,其次是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人均GDP已跃上1万美元,达到了世界平均线、远超中位线。家用汽车的普及,带来了石油消费的快速增长。

从2010年到2020年,中国的原油消费量年增长率保持在7%左右,从4.4亿吨增长到7.4亿吨。

但相对人口占比(14亿/75亿=18.7%),中国的人均消费量其实还是略偏低的。

很多人会认为,中国的原油自产量很低,故而需要大量进口(对外依存度已达73.5%)。

其实这是错误的认知,事实上中国石油产量在全球排名第四,日均产油近400万桶。

紧随其后、量级相当的是加拿大和伊拉克。中、加、伊三国的排名在4~6名之间轮流波动。

当然,与前三强——美国、俄罗斯、沙特的差距很大,这三家正常情况下都是日产1000万桶级别的。

中国的产量占全球产量的4.5%左右,在庞大需求面前,剩下不足的部分就得靠进口补足。

中国原油进口来自超过40个国家,但主要集中在沙特、俄罗斯、伊拉克、安哥拉这四家,占比过半。

同样的误解,在于不少人会以为中国石油资源已近枯竭。

但实际上,尽管国内原油地质资源量有限,但国内油气生产企业一直在致力提高产量,同时积极勘探,扩大备用探明资源。

上世纪末,中国原油年产量为1.5亿吨水平。2013年突破2亿吨。2015年达到2.15亿吨高峰。2016~2018年出现3年下滑,跌至1.9亿吨。

2018年,国家能源局制定“七年行动方案”,推动“增储上产”,原油产量止跌回升。2020年,自产原油1.95亿吨。

 


2019年,全国油气地质勘查投资 821.3 亿元,增长 29% ;探井 2919 口,二维地震采集5.14万公里,增长17.9%;三维地震采集4.71万平方公里,增长40.2%。

新增石油探明技术可采储量1.6亿吨,近5年来一直维持在35亿吨出头的规模。

 


中国的石油勘探,就是螺狮壳里做道场,再小也要利用起来,积少未必能成多,总是好过没有。

现在,中国的油气勘探已经普遍向超深层(超4500米)油气进军。

渤海这轮油气发现,埋深普遍在4000~5200米之间,仅打一口井的过程费用就在7000万元级别。

而在西部中石油的塔里木油田,勘探已经进军奥陶系7500米~8000米埋深,在8200米之下的下寒武系地层发现了全球最深的古生界油藏。

另一方面,距今“仅”500万~2000万年的新近系油气藏也被发掘出来,从5亿年前到距今仅500万年,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升天入地求之遍。

在本国石油资源并不丰富的情况下,中国为什么要大力推进勘探开发力度、油气资源增储上产?

中国原油需求量巨大,对外依存度高。而全球石油供给与油价,是动态的平衡与精妙的博弈。全球石油年开采,维持在43~44亿吨规模。

一旦中国石油自给能力进一步萎缩,2003~2008年的油价暴涨将立刻重现。

一方面提高维系本国原油产能产量,一方面减少原油进口规模增长速度,是现阶段能源保障的关键。

增储上产成为国内石油央企的头号工程。

渤海油田的新目标是上产4000万吨,再造一个“海上大庆”。中海油南海东部油田目标上产2000万吨、塔里木油田上产3000万吨。

在东北、东部、西北的老油田走过产量高峰期后,这些海相油田都是新的重要接续区,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努力在更复杂油气层、更深海域取得更多新突破,勘探才能为这些目标的实现奠定资源保障。


另一方面,新增发现的石油资源也越来越难采。

2019年,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1.2亿吨,其中技术可采储量只有1.6亿吨,可采率不到15%。

需要攻克超深(埋藏深度5300-7000m )、超稠、高盐、高硫化氢、高含沥青胶质的劣质原油采集能力,更加经济有效地开发剩余资源,提高采收率,成为石油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在消费端,征收高额燃油税、消费税(油价的一半以上是税),一方面是支付每年几万亿的公路建设养护成本,一方面也是抑制消费快速增长的有效办法。

而最终的根本解决方案,还是发展新能源,早日实现能源转型与接替。

从地质、油藏、技术、工程直到经济、战略,贯通地了解能源形势,才能真正理解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格局与能源趋势。

总的来说,此次在渤海再发现亿吨级油气田,背后是中国石油人多年来持之以恒的默默努力。相比芯片万众瞩目的光环,鲜为人知的海上重质稠油油田开发技术在当前也具有巨大的战略价值。(作者:虎贲尉)

 

END



 

上一篇:自然资源部发布:近十年发现17个亿吨大油田,21个千亿方大气田!

 

下一篇:新形势下全球油气业务发展的八大特性

COPYRIGHT @ 2017 廊坊市翰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电 话:0316-2208705 传 真:0316-2208707

友情链接:美国Gripnail公司 艾默生过程控制有限公司 北京合众泰义科技有限公司 美国UVI公司 金属保护OXIFREE公司

美国特固兰TORQLITE 防火涂料 粘弹体 岶罗特